「病入膏肓」這則成語的膏肓是古以膏為心尖脂肪,肓為心臟與隔膜之間,膏肓之間是藥力不到之處。意指病已危重到了無法救治的地步。亦喻事情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。 春秋時期,晉景公得了重病,聽說秦國有一個醫術很高明的醫生緩,便專程派人去請來。 醫生還沒到。晉景公恍惚中做了個夢。夢見他的病變成了兩個童子,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說話。 一個說:「那個高明的醫生緩馬上就要來了,我看我們這回難逃了,我們躲到什麼地方去呢?」 另一個小孩說道:「這沒什麼可怕的,我們躲到肓的上面,膏的下面,無論他怎樣用藥,都奈何我們不得。」 不一會兒,緩到了,立刻被請進了晉景公的臥室替晉景公治病。診斷後,那醫生對晉景公說:「這病已沒辦法治了。疾病在肓之上,膏之下,用灸法攻治不行,扎針又達不到,吃湯藥,其效力也達不到。這病是實在沒法子治啦。」 晉景公聽了,心想醫生所說,果然驗證了自己夢見的兩個小孩的對話,便點了點頭說:「你的醫術真高明啊!」說畢,叫人送了一份厚禮給醫生,讓他回秦國去了。不過這只是一個傳說!現在意指病已危重到了無法救治的地步。亦喻事情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。 在課本中,一般引用的是這一段:"公疾病。求醫於秦,秦伯使醫緩為之。未至,公夢疾為二豎子,曰:「彼良醫也,懼傷我,焉逃之?」其一日:「居肓之上,膏之下,若我何?」醫至,曰:「疾不可為也!在肓之上,膏之下。攻之不可,達之不及,藥不至焉.不可為也" 也可引伸為形容一件事已到了絕望、無法挽回的地步。 現代,人體背部的膏肓穴,卻可對「病入膏肓」起到預防和治療的作用。「或針勞,須向膏肓及百勞」,是一句膾炙人口的針灸歌賦。百勞是督脈大椎穴的別名,在背部正中第七頸椎與第一胸椎棘突之間。膏肓即膏肓穴,在第四、第五胸椎間旁開三寸(約四橫指)處,屬足太陽膀胱經,是主治各種虛勞及慢疾患的要穴。當久病不愈,身體呈現羸弱消瘦狀態時,最適宜取膏肓穴施灸,可以起到扶陽固衛、濟陰安營、調和全身氣血的作用,從而使身體恢復強壯。唐代藥王孫思邈的《千金方》中說 「膏肓能主治虛羸瘦損、五勞七傷及夢失精、上氣咳逆、痰火發狂、健忘、胎前產後等,百病無所不療」。由此可見,膏肓穴在虛勞證的治療上,應用是非常廣泛的。 中醫理論認為,人體背部有主一身陽氣的督脈和貫穿全身的足太陽膀胱經。「背宜常暖」,歷代醫家在背部施行的擦背、捶背、刮痧、擔脊、拔火罐等多種保健養生方法,都有一定的功效。背部除膏肓穴外,還有大椎、身柱、風門、肺俞等重要穴位。每次選用其中的2~3個施行保健灸(用艾條溫和灸10~20分鐘),隔天一次,堅持進行,能防治感冒、咳喘、小兒吐乳等多種病症,對維護心肺功能、提高抗病能力及促進健康長壽,均十分有益。
*所以一定要推或拔、不推或拔的話、當「膏肓」瘀傷或乳酸累積到某種程度時再想處理時、"歹勢"只是讓你更加酸痛及痛苦...
|